本文目录一览

1,什么是锤击沉桩法

说通俗点就是,把一根跟电线杆类似的桩,用特定桩机固定住后,再跟锭钉子一样,一锤一锤的砸进去。

什么是锤击沉桩法

2,锤击沉桩施工要点有哪些

1. 桩位验证2. 垂直度3. 焊接质量4. 终锤贯入度控制
1. 桩位验证2. 垂直度3. 焊接质量4. 终锤贯入度控制

锤击沉桩施工要点有哪些

3,锤击沉桩打桩顺序及各自特点

锤击沉桩是预制桩打入方式的一种.逐排打、桩架系单向移动就位与起吊方便打桩效率高。但后面的桩入土深度将减少,引起不均匀沉降,适用于桩距较大。自中央向边缘打和分段打是比较合理方式。泥浆作用是将土中空隙用渗填密实,避免孔内漏水。泥浆比水重,也加大了护筒内水压,对孔壁起到支撑作用,防止塌孔,另外还有携渣、冷却机具和切土润滑作用。正循环成孔设备简单技术成熟清渣能力弱,反循环成孔效率高清渣能力强适用于大孔径深孔

锤击沉桩打桩顺序及各自特点

4,锤击沉桩的介绍

锤击沉桩是利用桩锤下落产生的冲击克服土对桩的阻力,使桩沉到设计的深度。
锤击沉桩是利用桩锤下落时的瞬时冲击机械能,克服土体对桩的阻力,使其静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,导致桩体下沉,达到新的静压平衡状态,如此反复地锤击桩头,桩身也就不断地下沉。 锤击沉桩是预制桩最常用的沉桩方法。该法施工速度快,机械化程度高,适应范围广,现场文明程度高,但施工时有挤土、噪音和振动等公害,对城市中心和夜间施工有所限制。

5,2锤击法沉桩施工时应对桩顶如何进行加固处理

桩就位后,为了防止击碎桩顶,在桩锤与桩帽、桩帽与桩之间应放上硬木、粗草纸或麻袋等桩垫作为缓冲层,桩帽与桩顶四周应留5~10mm的间隙,如图7-9所示。 在打完各种预制桩开挖基坑时,按设计要求的桩顶标高将桩头多余的部分截去。截桩头时不能破坏桩身,要保证桩身的主筋伸人承台,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。当桩顶标高在设计标高以下时,在桩位上挖成喇叭口,凿掉桩头混凝土,剥出主筋并焊接接长至设计要求长度,与承台钢筋绑扎在一起,用桩身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与承台一起浇筑接长桩身,如图7-10所示。
桩顶标高根据图纸显示的

6,锤击沉管灌注桩施工有怎样的工艺流程

锤击沉管灌注桩的机械设备由桩管、桩锤、桩架、卷扬机滑轮组、行走机构组成。锤击沉管灌注桩适用于一般黏性土、淤泥质土、砂土和人工填土地基,但不能在密实的砂砾石、漂石层中使用。沉管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:定位埋设混凝土预制桩尖→桩机就位→锤击沉管→灌注混凝土→边拔管、边锤击、边继续灌注混凝土(中间插入吊放钢筋笼)→成桩。施工时,用桩架吊起钢桩管,对准埋好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。桩管与桩尖连接处要垫以麻袋、草绳,以防地下水渗入管内。缓缓放下桩管,套入桩尖压进土中,桩管上端扣上桩帽,检查桩管与桩锤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,桩管垂直度偏差≤0.5%时即可锤击沉管。先用低锤轻击,观察无偏移后再正常施打,直至符合设计要求的沉桩标高,并检查管内有无泥浆或进水,即可灌注混凝土。管内混凝土应尽量灌满,然后开始拔管。凡灌注配有不到孔底的钢筋笼的桩身混凝土时,第一次混凝土应先灌注至笼底标高,然后放置钢筋笼,再灌注混凝土至桩顶标高。第一次拔管高度应控制在能容纳第二次所需灌入的混凝土量为限,不宜拔得过高。在拔管过程中应用专用测锤或浮标,检查混凝土面的下降情况。拔管速度要均匀,对一般土层以1m/min为宜,在软弱土层及软硬土层交界处宜控制在0.3~0.8m/min为宜。采用倒打拔管时,桩锤的冲击频率为:单动汽锤不得少于50次/min,自由落锤轻击不得少于40次/min。在管底未拔至桩顶设计标高之前,倒打和轻击不得中断。锤击沉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,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。混凝土坍落度在配钢筋时宜为80~100mm,无钢筋时宜为60~80mm。碎石粒径在配有钢筋时不大于25mm,无钢筋时不大于40mm。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。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.0,成桩后的桩身混凝土顶面标高应至少高出设计标高500mm。锤击沉管成桩宜按桩基施工顺序依次退打。当桩较稀疏时(中心距>3.5倍桩径或2m),可采用连打方法;当桩较密集时(中心距≤3.5倍桩径或2m),为防止土体挤压而产生断桩现象应采用跳跃施打的方法,中间空出的桩应待邻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%以上方可施打。为了扩大桩径,提高承载力或补救缺陷,可采用复打法。复打法是在第一次单打将混凝土浇筑到桩顶设计标高后,清除桩管外壁上污泥和孔周围地表的浮土,立即在原桩位上再次安放桩尖,进行第二次沉管,使第一次未凝固的混凝土向四周挤压密实,将桩径扩大,然后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成桩。复打施工时,桩管中心线应与初打中心线重合;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应接近自然地面标高;必须在第一次灌注混凝土初凝前,完成复打工作;复打以一次复打为宜;钢筋笼在第二次沉管后吊放。

7,锤击桩 注意事项

7.4 锤击沉桩7.4.1 沉桩前必须处理空中和地下障碍物,场地应平整,排水应畅通,并应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。7.4.2 桩锤的选用应根据地质条件、桩型、桩的密集程度、单桩竖向承载力及现有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,也可按本规范附录H 选用。7.4.3 桩打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:1 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的间隙应为5~10mm;2 锤与桩帽、桩帽与桩之间应加设硬木、麻袋、草垫等弹性衬垫;3 桩锤、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;4 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.5%。7.4.4 打桩顺序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:1 对于密集桩群,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;2 当一侧毗邻建筑物时,由毗邻建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打;3 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,宜先深后浅;4 根据桩的规格,宜先大后小,先长后短。7.4.5 打入桩(预制混凝土方桩、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、钢桩)的桩位偏差,应符合表7.4.5 的规定。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%(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)。7.4.6 桩终止锤击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:1` 当桩端位于一般土层时,应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,贯入度为辅;2 桩端达到坚硬、硬塑的黏性土、中密以上粉土、砂土、碎石类土及风化岩时,应以贯入度控制为主,桩端标高为辅;3 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高未达到时,应继续锤击3 阵,并按每阵10 击的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确认,必要时,施工控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确定。7.4.7 当遇到贯入度剧变,桩身突然发生倾斜、位移或有严重回弹、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、破碎等情况时,应暂停打桩,并分析原因,采取相应措施。7.4.8 当采用射水法沉桩时,应符合下列规定:1 射水法沉桩宜用于砂土和碎石土;2 沉桩至最后1~2m 时,应停止射水,并采用锤击至规定标高,终锤控制标准可按本规范第7.4.6 条有关规定执行。7.4.9 施打大面积密集桩群时,可采取下列辅助措施:1 对预钻孔沉桩,预钻孔孔径可比桩径(或方桩对角线)小50~100mm,深度可根据桩距和土的密实度、渗透性确定,宜为桩长的1/3~1/2;施工时应随钻随打;桩架宜具备钻孔锤击双重性能;2 应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。袋装砂井直径宜为70~80mm,间距宜为1.0~1.5m,深度宜为10~12m;塑料排水板的深度、间距与袋装砂井相同;3 应设置隔离板桩或地下连续墙;4 可开挖地面防震沟,并可与其他措施结合使用。防震沟沟宽可取0.5~0.8m,深度按土质情况决定;5 应限制打桩速率;6 沉桩结束后,宜普遍实施一次复打;7 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、地下管线等的观测、监护。7.4.1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总锤击数及最后1.0m 沉桩锤击数应根据当地工程经验确定。7.4.11 锤击沉桩送桩应符合下列规定:1 送桩深度不宜大于2.0m;2 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,应测出桩的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,合格后应及时送桩;3 送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参考相同条件下不送桩时的最后贯入度并修正;4 送桩后遗留的桩孔应立即回填或覆盖。5 当送桩深度超过2.0m 且不大于6.0m 时,打桩机应为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或步履式柴油打桩机;桩帽和桩锤之间应用竖纹硬木或盘圆层叠的钢丝绳作“锤垫”,其厚度宜取150~200mm。7.4.12 送桩器及衬垫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:1 送桩器宜做成圆筒形,并应有足够的强度、刚度和耐打性。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的要求,弯曲度不得大于1/1000;2 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,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相垂直;3 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,使空心桩内腔与外界连通;4 送桩器应与桩匹配。套筒式送桩器下端的套筒深度宜取250~350mm,套管内径应比桩外径大20~30mm,插销式送桩器下端的插销长度宜取200~300mm,杆销外径应比(管)桩内径小20~30mm。对于腔内存有余浆的管桩,不宜采用插销式送桩器;5 送桩作业时,送桩器与桩头之间应设置1~2 层麻袋或硬纸板等衬垫。内填弹性衬垫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。7.4.13 施工现场应配备桩身垂直度观测仪器(长条水准尺或经纬仪)和观测人员,随时量测桩身的垂直度。
单桩桩位偏差规范要求100mm以内。单桩是1-3根桩的承台群桩桩位偏差规范要求1/2桩直径以内。群桩是4桩承台及以上的偏差超过规范要采取措施。一般通过加大基础承台的方式。

文章TAG:击沉  什么  锤击沉桩  
下一篇